当前位置
首页 > cnc数控资讯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时间: 2024-07-05 20:09:46 |   作者: cnc数控资讯

  在浙西南的发展大舞台上,壶镇是绝对的主角。它努力构建工业发展的“金字塔”,不断拓宽产业领域,扎实工业发展的“塔基”,在此基础上走“高、精、尖”道路,形成工业发展的“塔尖”,在发展的“快车道”上持续跑稳、跑好、跑快。

  曾经这是一个没有先天区位优势可以借力,没有成熟大城市可以依托的“经济洼地”。对于不坚定的人而言,这是一堵阻碍的墙;而对于壶镇人来说,他们却在这样一个舞台上,舞出了千年古镇的经典之美,舞出了工业强镇的富庶之美,更舞出了一代代壶镇人吃苦拼搏的精神之美。

  浙西南山多地少,壶镇是这起伏的绿色中难得的盆地,因地处丽水、金华、台州三市的缙云、磐安、永康、仙居四县市交汇处,自古以来,壶镇就是浙南商贸重镇。据北宋《元丰九域志》记载,唐朝已有壶镇集市,距今1000多年,为浙南三大古镇之一。壶镇处于这群山环抱之中,高山流水固然怡人,可这山重水复也给一方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限制。它没有先天的区位优势,没有成熟的大城市可以依托,有的只是来自双手的勤勉和绝地反击的满满勇气。

  有限的空间,如何合理地布局发展,规划为重中之重。近年来,壶镇累计投入规划编制经费约380多万元,基本建立壶镇镇城市规划体系。2009年,又委托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做“三规合一”编制工作,在城市总规和土地利用发展规划之前,编制出“壶镇地区发展的策略规划”,并以后者为基础,编制前两项规划,最终实现三个规划的“无缝对接”,有效地避免了各种规划打乱仗局面,为壶镇今后开发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三规合一”的新规划体系中,壶镇站在区域发展的角度,详细规划了壶镇在整个区域中的积聚、辐射和协同发展,也展现了壶镇未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果说不断健全的规划体系,逐步扩大布局空间,拉开城市框架,使壶镇城市化进程朝科学化、规范化、可持续化发展。那么强镇扩权、创新机制体制,则成了壶镇人突破发展制约要素的又一次重磅出击。在开展省级中心镇培育过程中,壶镇总结原有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的经验和体会,会同有关部门多次探讨研究体制理顺、放权支持等具体举措,强镇扩权步伐大大加快。尤其是在健全和完善原有的壶镇派出所、壶镇工商所、壶镇法庭、壶镇建设管理所、财税所、国土资源管理所、城镇监察中队等机构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壶镇镇加快了对有条件的部门在壶镇镇设立派出机构的步伐,并在构建合理、科学的管理体制上做出了积极探索。此外,壶镇组建了县级国有独资的欣达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将注册资本金扩大到5000万元,完善了城市开发项目市场化运作机制,为进一步盘活资源、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奠定了基础。

  经过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壶镇镇在总实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成效。现镇域面积228平方公里,辖130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户籍人口8.03万,外来人口1.75万,壶镇区域总人口近10万。壶镇镇先后荣获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镇”、“省先锋工程五好党委”等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荣誉称号,是国家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浙江省综合改革试点镇、浙江省首批省级中心镇、浙江省十大江南经典小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去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6.8亿元,财政总收入3.0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408元。

  “闯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是壶镇人创业历程的形象概括。壶镇正是凭着这种人文精神,创造了奇迹般的发展速度,塑造了众多的成功企业家,成就了千年古镇的革新蜕变之魅力,壶镇人也在用自己的智慧与进取,演绎着历史积淀与现代财富的巧妙衔接。

  现如今,壶镇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家用和工业特种缝纫机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带锯床生产基地”、“江南工刃具集散地”和“浙江省机床工具品牌商标基地”,其中带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产业被列入了全省21个块状产业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示范区。2009年,全镇工业公司已达135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5家,实现工业产值75.5亿元。有14家企业产值超亿元,其中天喜集团、宇星实业、冠富实业、山雁金属等4家企业产值超5亿元。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家,建立省级企业研发技术中心4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著名商标7个。

  壶镇工业化发展有着非常明显的地域特性,主要是依靠本地投资、本土发展,形成了缝纫机、带锯床、工刃具、建材金属、炊具、棉纺织等六大主导产业。壶镇的缝纫机生产起步比台州的著名民企飞跃公司更早,从20世纪80年代壶镇第一家缝纫机综合厂开始,继而分生出一系列缝纫机整机和配套企业,产品不断升级换代,成为壶镇的传统支柱产业。壶镇的带锯床产品则从生产镰刀、白钢刀、钢铁冶炼开始,依靠低端的初级、优质、低价产品迅速打开了全国市场,从初期的模仿,到后来的创新研发,从业人员和生产企业持续不断的增加,产业链不断拓展,形成了自主研发、零配件供应、整机装配等完整的生产体系,并开始向机床行业拓展,慢慢地发展成为现今全国最大的带锯床生产基地。

  如今壶镇的企业家们不再满足于在工业上小众产品的专精尖化、单项品牌的打造,他们率先玩起了“跨界”。锯力煌公司是壶镇锯床行业中的骨干企业,现已涉足纺织行业,生产的牛仔布全部出口欧盟。原本主要是做橡胶产业的中国晨龙集团,这些年发展太空蔬菜建起了太空育种园。年产值超亿元的芳华缝制设备公司,投资数千万元,涉足外贸服装行业;天喜公司也从原来单一的压力锅产品延伸到厨具用具、防盗门等多种产品。从生产单一门类产品向多种类产品延伸……一企带出多企,一业旺带来多业旺,壶镇正是通过不断地强化“内生力”,继续巩固自己的工业强镇地位。

  壶镇作为传统的工业重镇,它除了自身的发展,更是承担起吸纳周边地区人口集聚、就业,缩短城乡差距的大平台。过去由于壶镇交通区位条件相对处于劣势,一直来以内生型工业经济模式为主,形成了艰苦创业的传统,现在随着区位条件的优化,这种内生型模式恰恰成了一种优势,应该进一步强化内生力,深挖潜力,继续保持工业经济持续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并以此促进壶镇成长为浙中城市群的中坚力量。

  随着国家海西经济区开发建设,壶镇已经由长三角边缘化转化为长三角与海西经济区交汇的重要节点。缙云县“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白准确地提出,通过出台政策措施,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健全社会各项管理功能,促进壶镇产业集聚、人口集聚,进一步扶持壶镇发展壮大,使之向附近乡镇辐射,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从实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到列入省级中心镇培育,再到定位为“县域副中心城市”,这是荣耀,是机遇更是使命。先富带后富,它的发展肩负着带动周边共同繁荣的责任和担当。在浙中城市群中壶镇潜在的影响腹地包括缙云县壶镇、前路、三溪、东方,以及永康市舟山,磐安县冷水、仁川,仙居县湫山、溪港等乡镇,已经具备了成为四县市边界区域中心城市的交通条件和发展基础。公路冲破地域的束缚,串联起壶镇未来的城市新轮廓;本地民资风生水起,演绎着区域经济壮大的多姿多彩;旧镇、新城继往开来,承载着老百姓的城市新生活。

  在壶镇,工业功能区道路网、壶镇新水厂、220KV输变电、污水处理厂、湖川初中迁建、好溪防洪干堤、缙云县第二人民医院病房综合楼等一系列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展开、完工,城镇基础设施在逐渐完备。壶镇作为工业重镇,与其相匹配的城市功能基本配备齐全,有联高速和城市的一级进镇道路1条。镇区建有110KV变电站3座,全镇供电能力达到18.3万KVA。水厂日供水能力9000吨,镇区自来水普及率达100%。设有环卫所和垃圾中转站,日处理垃圾200吨。

  全镇各类学校共13所,其中省三级重点普高1所,文化站1个,图书馆1所,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文化教育体系。全镇现有敬老院1所,二级乙等医院1所,基层卫生医疗、社会保障机构设置基本到位。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和“丽水市卫生城镇”。有金融机构6家,年存款余额达23.25亿元。移动电话基站覆盖全镇,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有线电视和通讯网络覆盖镇区并迅速向农村延伸。其他如财政、建设、国土、地税、工商、电力、林业、司法、电信等部门机构在壶镇均有分站所,满足了壶镇城市基本功能。

  在未来小城市发展定位上,基于自身的区域特点和比较优势,壶镇将紧紧围绕“和谐兴镇、产业强镇、商贸活镇”的总体方略,把未来小城市培育的形象目标定位于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联动推进的现代新城市、城镇集群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工贸小城市、全面创新与全民创业驱动发展的现代体制试验区、和美家园与和谐社会协同创建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田园小城市,最终将壶镇镇打造成为浙西南经济欠发达地区一个典型的现代工贸小城市,推动壶镇及周边区域成为丽水市小城市发展的先锋阵地。